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报高考志愿家长不太懂花钱找报名公司靠谱吗

2024-09-21 00:44:20 | 高校选途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报高考志愿家长不太懂花钱找报名公司靠谱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报高考志愿家长不太懂花钱找报名公司靠谱吗

报高考志愿家长不太懂花钱找报名公司靠谱吗

1.这种事情就看你自己怎么看待了,如果你有这部分钱,也能承担得起,那就花钱买个安心呗,一般最后怎么也能让你有学上,不至于落榜。
2. 但是如果可以还是请身边的朋友有了解的,熟悉的帮忙吧,报志愿也没那么难,现在咨询都很方便、电话、官网,只要你想查,信息都能查得到,而且现在是平行志愿,比原来简单多了。
3. 最好是能找个做招生工作的给你指导,你完全也可以把钱花在这上面啊,既解决的问题,也能建立个新的关系。
如果方便,我也可以给你指导哟,哈哈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祝你顺利!

报高考志愿家长不太懂花钱找报名公司靠谱吗

听说上海交大本科第一年不分专业,那高考填的志愿还有用吗?第二年是按分排名在看想上什么专业?

“热门”不热与“冷门”不冷——择业经济学
小孙即将毕业于重庆某名牌大学,所学专业正是时下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上,他信心满满地去求职。然而,在先后递交了几十份简历并经历多次面试后,他却没有结果。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其他同一专业的学友似乎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小孙疑惑不解:计算机不是热门专业吗?为什么会出现求职难的问题?
确实,虽然这两年IT行业看上去非常热门,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的计算机本科毕业生都难以找到饭碗。这是因为当前人才市场上并不缺乏一般的计算机人才,缺少的是高级、顶尖的IT人才。另外,前些年计算机人才走俏,人们一窝蜂地选择这个专业,并且各个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造成这方面人才越来越多,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使得整个就业形势都受到影响,导致在家待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计算机,作为公认的热门,已经出现了“热门不热”。
与之相对,某西部高校哲学专业的大学生,所谓的冷门专业并没有限制他们的出路。毕业时,有人在市电视台找到工作,有人当记者、教师、企业策划,还有市场营销——甚至有几个大三时就和人签约了。一位毕业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初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并没有特别在意我的专业出身,他们更看中的是你的沟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除此之外,经过调查,近两年曾经被认为供需较小的传统冷门——地质学专业的学生也几乎都找到了工作,另外,像港口航道与工程、海洋地质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很不错。小语种专业,如韩语、日语德语等,也都不够用人单位争抢。化工、材料、土木工程、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也都很好。而在2008年7月,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农学专业的就业水平最高,达78.38%;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就业率分别达到40.35%和51.85%。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上述就业情况让我们感到了冷门专业已不再像昔日那样被人冷眼相视;相反,它正以自身的优势在逐渐升温。
另据调查,我国现在已经有很多高考生第一志愿就报了冷门专业。人们传统观念上认为的社会需求相对较小的专业,如哲学、历史、地质、海洋、气象、农业、林业、勘探等,近几年的报考人数都呈现出增加趋势,这正是“冷门不冷”。
那么,个人又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形势变化呢?
在我国,有一种传统说法叫做“一技傍身”,指的就是专业选择。在现代人看来,专业选择早已不再仅仅是选择未来从事的行业,更是选择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个攸关发展前景、就业方向、兴趣爱好的选择。它已经成为人生规划的第一步,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越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
我们应该明确,从长远看人才对于市场:永远是紧缺资源。但是,在市场上,人才同样也面对着供需规律的支配。供大于求时,某行业的人才求职就会受到影响;反之,供小于求,该行业人才就会成为抢手货。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比如新闻专业,在前些年,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这一专业,由于招生太多,导致几年后该专业就业不佳,已经成为就业“困难户”。这就是由人才饱和导致的就业不易。目前,在人才市场最难找工作的是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行政管理等,都出现人才严重饱和的状况,就业非常困难。那么,冷门专业为何升温呢?这里面同样有一个供求规律的作用。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专家分析,冷门专业就业率上升,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学科的社会需求比较稳定。随着扩招的增加,一些热门专业学生人数增多,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但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人数却相对比较少,竞争相对较小,所以出现了稳中有升的现象。
那么,具体到个人,又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呢?应该说,许多人在专业选择上出现了很多失误,给自己的前途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据一份对上海10所大学在校生的调查显示,竟然有65.8%的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表示后悔。此外,对100个工作半年到3年的职业规划咨询案例进行统计后发现,竟然有高达75%的人因大学专业选择失误导致职业定位不清,遭遇发展瓶颈。要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在择业过程中避免两个误区:
1.缺乏了解。对自己不了解,对专业不了解。从专业名称去望文生义,觉得自己很喜欢,真正进入大学攻读之后却发现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曾有这样一个实例,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专业的某学生,在报考前着迷于中国的命相学,一直以为生命科学专业是学习《易经、命理一类的内容,没想到真正的课程却是人体、基因和解剖,为此他非常失望。刚刚接触专业就了无兴趣,如何能把它学好,又如何能在未来把工作做好呢?
2.跟风现象。这几年哪个专业吃香,报考的人数就呈直线增加,都没有考虑适不适合自己,四年大学读完后的市场前景会怎样。比如,前几年非常火暴的财务专业,现在已经趋于平静,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
因此,要做到合理择业,就要针对这两个误区,采用如下方法: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合适的方向。比如,如果将来非常想做研究型人才,选择基础学科就会更为合适。一个人应该对自已有一个职业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一样,选择的专业就会不同。
第二,充分了解热门专业的市场行情。要注意,热门专业往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并非都会一直热下去,应对该专业几年后的就业形势作出一定的评估。
第三,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针对社会环境就业形势不断对自己进行完善补充,加强自我的拓展实践。这不仅适用于在校学生,更适合于已经参加工作的人们。一个人,只要有毅力,有热情,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争取和努力,进行各种学习培训,对自己的人生作出及时的改进。
归根结底,没有永远的冷门,也没有永远的热门,一切都是随着社会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着。选择专业不要太拘泥于冷门与热门,选择自己最有兴趣的、将来最想做的,才是上上策。要知道,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在自己热爱的行业深入钻研。试想,假如你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高深的业务能力和娴熟的交际能力,那么,无论你学的是什么专业,做的是哪个行业,最终都会有所成就。

报高考志愿家长不太懂花钱找报名公司靠谱吗

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地理专业适合什么工作?

还记得大学毕业酒会时,学院里一位头发全白的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这些前去敬酒的学生说:

“你们不要心急,一开始确实会慢一点,以后都会越来越好的。”

当时我喝得七荤八素,没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

后来再参透这句话,已经是在深圳工作一年以后了。

当时我面临一个抉择,就是要不要离开从大四起就在实习的一家房地产企业。

那时我的岗位是董事长秘书,算是做起了中文专业的对口工作。不过,因为还是管培生的缘故,也要在各个部门轮岗。

一年下来,除了财务部没有待过之外,公司的行政、人事、法务、业务部门基本上都轮了个遍。

后来开始定位在商业运营板块,这也是我后来的职业发展条线。那时公司董事长虽然上了岁数,但却是个精力充沛的工程师。

整天下工地、画图纸,做技术相关的工作。

他闲聊时就调侃我:“你们这些文科生,上四年大学有什么用,连个钢卷尺都不会用。”

我只能嘿嘿一笑,然后屁颠儿屁颠儿地跟着他视察工地。

“这都是自找的!”每当我面对工作上的难题时,心里都会对自己说这句话。

当初高中文理分科,我的数理化成绩本来还不错,但就因为从小喜欢写文章,又喜欢地理、历史,所以选择了文科班。后来高考填报志愿,又脑抽,连填了三个学校的【汉语言文字】专业。

最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名中文专业学生。刚上大学时,假期回家,参加父母朋友们的聚会,有一位叔叔就对我特别感兴趣。

他听说我是学中文的,不禁啧啧称奇,对着我爸妈和在座的其他长辈一顿猛夸:“学中文,这将来可了不得。中国文化里面有个《易经》啊,包罗万象,要是学习好了那就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我听得一脸黑线。

人类对中文专业的误会已经如此巨大了吗?

不过话说回来,中文专业一直以来都有“万金油”的说法。

虽然就业范围广,但除非是当老师或做研究,否则很难找到专业性强的对口工作。

到了大三时,班里稍有规划的同学都已经开始给自己某出路,有的准备考研,有的准备考公,也有人在考教师资格证。

我那时因为在校媒做主席,接触了一些媒体平台,本来是打算做媒体这个行当的。后来却阴差阳错来了深圳,又阴差阳错误入地产行业。

2017年初,我下定决心从第一家公司离开,进入更大的平台,开始真正接触商业地产运营的核心内容。也是这时,我开始理解了毕业酒会上老教授那句话的含义。

正是因为中文专业“万金油”的属性,所以在如今社会分工极度精细化的情况下,“万金油”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凝练自己,从而变成一个具备专业属性的人。

老教授那句“一开始确实会慢一点”,其实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我毕业后学习到的第一课,就是专业度对一个人的工作来说有多重要。

换做职场中的套话,就是所谓的“经验”。然而一个刚毕业的文科生,没有什么应用技术,面对公司业务一无所知,除了在学校时内化的学习方法论之外,就只剩点儿文字功底。这时候就特别需要去积累工作专业度,并且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用来辅助工作成长。

后来,随着工作深入,我也越来越发现,很多岗位其实都离不开文字功底。我之前的工作,整天就是跟各种文件、合同打交道。

也正是因为我的文字功底比较出色,甚至形成了独有的工作风格,在业务上也就能有所突破。懂得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应用到不对口的工作中,这确实是一种缓慢但有效的成长。

这些年,我也了解当初班级里同学们的就业情况。很多女生都选择了做老师;有一部分同学进入了媒体行业。少部分同学考研后走上了学术之路;也有人成为了公务员。

当然更很多人像我一样,进入公司,从职员做起。我想不仅是中文专业,其实很多专业都是这样的。缓慢成长,积累专业度,把自己学生时代的专业作为工作的辅助。

今年年中,我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开始从事新媒体行业。从某种程度来讲,这也算是重操旧业了。慢慢摸索,慢慢来。

虽然这是一个集体焦虑的时代,但我总觉得,既然还年轻,就可以花一点时间在探索上。不必纠结什么对口不对口。 高校选途网

以上就是高校选途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高校选途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校选途网:www.baoaido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志愿
与“报高考志愿家长不太懂花钱找报名公司靠谱吗”相关推荐
“花钱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
“花钱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

“花钱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不靠谱给你介绍志愿的“老师”,只是懂教育,而不懂专业。但是填报志愿最关键的是专业。他不会知道材料行业未来的发展,软件工程未来的方向。他只会给你一个技巧性地填报建议,说白了就是评估你最合理的分数区间,去参照历年的专业录取分数线,然后给你一大堆专业和大学给你选2022高考找人填志愿有用吗2022高考找人填志愿有用吗是很多人好奇的,毕竟要想顺利的进入大

2024-09-04 06:10:02
高考报志愿找机构靠谱吗?
高考报志愿找机构靠谱吗?

高考报志愿找机构靠谱吗?高考报志愿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对于学生的未来教育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些学生和家长可能会寻求专业的机构或咨询师的帮助,以获取更好的指导和建议。是否找机构来辅导高考志愿选择,取决于个人情况和需求。找到靠谱的机构可以提供以下好处:专业指导:经验丰富的机构或咨询师通常对高考制度和各个学校的情况有深入了解,能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

2023-12-12 18:27:33
远播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填靠不靠谱?有家长知道吗?
远播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填靠不靠谱?有家长知道吗?

远播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填靠不靠谱?有家长知道吗?远播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系统是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博士团队领衔研发的,已经有十几年了吧,江苏大部分的高中都和远播有合作,有可能你们学校的选科系统用的就是远播的,数据的话,大部分的机构都是来源于教育考试院,不论哪个机构都没有自己编数据的能力,可能就是在信息展示上稍有差异,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靠谱的,当然如果有怀疑,自己自己拿着学校发的志愿填报的大厚本去系

2024-08-09 19:32:44
花钱找“专家”填报高考志愿表有用吗?
花钱找“专家”填报高考志愿表有用吗?

花钱找“专家”填报高考志愿表有用吗?互联网上有很多付费的志愿者评估项目,我想问他们是否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好。此外,如果你填补了一个志愿者,你不是一个专业人士,你真的会永远后悔吗?目前,全国各省基本上都是根据成绩来填写高考志愿。也就是说,在高考结果和控制分数公布后,他们填写高考志愿。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分数所在的那批学校的等级,我们可以快速锁定一批我们可以填写的目标学校。然而,就具体的目标大学

2024-08-11 07:54:52
抖音上找的填报志愿靠谱吗?
抖音上找的填报志愿靠谱吗?

抖音上找的填报志愿靠谱吗?抖音上找的填报志愿也是不靠谱的,请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依赖于网上填报志愿的指导,因为他不了解学生,也不了解招生学校到底能招多少生,他也没有仔细参考国家的招生政策,请考生接到公布的分数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争取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意见,自己选择喜欢的专业,.掌握三个原则,一,一类志愿冲一冲,是自己最理想的学校。二,二类志愿,兴趣要好,把握要大。三,三类志愿,

2024-08-01 18:11:28
优志愿填报靠谱吗?
优志愿填报靠谱吗?

优志愿填报靠谱吗?优志愿可靠,优志愿录取概率是真的。优志愿是一家专注于高考志愿填报的大数据平台,为每年900多万高考生提供在线高考志愿填报、新高考选科、自主招生、学业测评四类升学规划服务。1、数据与省考试院完全一致 数据与考试院数据同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DMS系统,招生计划数据2小时内上线,可快速查询院校专业代码、学费、学制、计划人数、选择要求等各项信息。2、用历7年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2024-07-29 10:18:22
很多人会花钱填报志愿,高考花钱报志愿有必要吗?
很多人会花钱填报志愿,高考花钱报志愿有必要吗?

高考那点事高考那点事微课网的首席教育专家尹宗禹,曾担任北京市西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和育荣实验学校校长,同时是北京民办教育机构教研总监。他联手教育界多位专家,如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范任和新浪高三家长博客圈知名博主晨雾,共同打造了名为“高考那点事”的系列专题,旨在为2012年的考生和家长全面解读高考,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支持。这个系列专题涵盖了丰富的内容,通过访谈和讲座的形式,深入探讨高

2024-07-20 23:11:25
高考志愿“大数据”填报靠谱吗
高考志愿“大数据”填报靠谱吗

高考志愿“大数据”填报靠谱吗按照我过来人的经验,高考填报志愿,我觉得还是学校为先,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专业。其实本科出来的学生,专业不是企业看重的第一标准,毕业院校才是竞争力所在。关于什么大数据助阵志愿填报,都是不实际的。大数据展示出来的东西,只是给全社会了解的一个宏观数据,和单个家庭是没啥联系的。所以填报高考志愿,一定不要依赖大数据或借鉴大数据。大学四年不长也不短,不要把自己四年的青

2024-07-28 02: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