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广东省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2024-10-23 22:23:35 | 高校选途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0001隶属于:教育部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广东省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广东省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强基计划本科阶段主要在基础学科招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部分学校还开放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医学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强基计划

广东省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如下:

包括四川、北京、重庆三所高校,其中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594分、历史学类612分、哲学58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48分、物理学631分、化学621分、工程力学606分、生物科学632分、基础医学635分。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高校选途网

高考强基计划5月在网上报名。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高三考生,符合高考报考条件,并且参加了高考(应届生和复读生均可)。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有获奖记录能够证明具有学科特长。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祝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须参加统一高考。

广东省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高校选途网(https://www.baoaido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的相关内容。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条件分为两个类别:
1. 第一类是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这类考生的入围依据是在高考成绩(不含加分)公布后,按照各省份招生计划数的6倍,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确定入围名单。2022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人数与省份强基计划数挂钩,维持在6倍的比例,同时招生专业和选科要求保持不变。通常情况下,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与高考裸分分数线之间的分差在15至25分之间,部分省份可能低于15分或高于25分。
2. 第二类是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获得者。这类考生需提交破格申请,北大将对他们的学科特长及综合表现进行审核。所有入围考生必须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破格入围的学生不占用其他入围机会和最终录取名额。只要他们的综合成绩(高考成绩与校测成绩的加权)达到按高考成绩入围学生的最低分数,即可被录取。
校测模式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
- 笔试部分,2020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笔试包括物理、化学和数学,共40道单选题。2022年,笔试科目为语文和数学,语文考试侧重阅读理解和文言文,数学考试难度在竞赛一试到二试之间。
- 面试部分,非破格组面试时长为5分钟,主要涉及学业兴趣、所报专业知识和未来规划等。破格组面试时长为5至8分钟,内容涵盖个人特长、报考动机、专业知识及未来规划等。
- 体育测试包括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等项目。测试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录取的资格。
综合成绩的计算方式为:高考成绩(满分85分)加上高校考核成绩(满分15分)。

以上就是高校选途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高校选途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校选途网:www.baoaido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广东省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10-20 15:18:43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其他信息:各省(区、市)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均可报名。招生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该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入围标准。2.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

2024-10-17 21:12:22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出来吗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出来吗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强基计划中,36所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

2024-10-23 11:22:25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10-10 14:24:17
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强基39所高校名单1.北京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清华大学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北京理工大学6.中国农业大学7.北京师范大学8.中央民族大学9.南开大学10.天津大学11.大连理工大学12.吉林大学13.哈尔滨工业大学14.复旦大学15.同济大学16.上海交通大学17.华东师范大学1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厦门大学

2024-10-22 06:45:47
北京师范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同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同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北京师范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如下:郭彦婕、周展乐、赵艺、李一帆、杜明联、罗朝璨、高超、张思宇、刘晏宁、兰明明、刘正直、陈茗等。北京师范大学简介: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Normal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

2024-10-19 18:48:24
北大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名单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名单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名单2023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名单已经公布,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具体如下:一、初审标准1、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初审标准主要考虑申请者的综合评价,包括各个领域的学术水平、科研经历、论文发表情况和学术贡献等多方面。2、同时,计划还会关注申请者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了解其对学科研究的热情和潜力,以及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具体计划和想法。二、初审结

2024-10-18 16:33:42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京理工大学2022强基计划在北京的分数线:数学和应用数学671分,应用物理671.6分。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基础学科招生改革

2024-10-14 20:21:19